Blender教学:几何节点如何实现“自动光滑”?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blender 几何节点 Blender教学:几何节点如何实现“自动光滑”?

Blender教学:几何节点如何实现“自动光滑”?

2023-03-15 22:54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对于Blender建模来说,自动光滑可以说是最常使用的功能之一,通过先对物体平滑着色,再在物体数据属性的法向里点击自动光滑,就能将特定法向角度之内的面全都平滑化,面与面之间的边缘不会存在明显的棱角,增强视觉真实性,通过图1可以很明显的看出,虽然两个猴头的顶点数完全一致,但右侧猴头使用了自动光滑功能后,反光质感明显更顺滑,而左侧猴头则是棱角分明的感觉。

图1

但是,自动光滑功能对于Blender最新的几何节点来说却不那么友好了,因为在几何节点里虽然有“设置平滑着色”节点,但却没有“自动光滑”这个选项,它会把所有的面都平滑化,看上去就像图2右侧的柱体那样,到处都被设置成了光滑,几乎失去了任何实用性。

图2

那么,几何节点真的就无法实现自动平滑了么?那也不一定,我们需要先弄明白自动平滑的工作逻辑,再在几何节点里进行还原不就行了?

逻辑解析:针对法向夹角进行边缘拆分实现自动平滑

自动平滑的基本逻辑是利用每一个边的法向夹角,在自定义值,比如默认的30°以内时进行平滑,而几何节点的“设置着色平滑”相当于将这个值强制设置为180°且无法修改,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成了想办法修改这个值。

既然Blender是通过边与边之间的法向夹角来进行平滑判断,那我们让它只计算我们想要它计算的夹角不就行了?所以在这里我们需要使用的就是“拆分边”节点,当这个节点放在“设置着色平滑”前面时,你会发现它就相当于取消了平滑功能,这是因为我们把所有的边都拆分开了,Blender无法再进行夹角计算,所以相当于没有平滑功能。

这时候我们只需要像图3那样,让“边夹角”和“运算”的“到弧度”通过“比较”功能的“大于”来进行对比,这就相当于告诉Blender,如果两个边之间法向夹角大于我们设定的角度,比如30°,就拆分掉它们,让它们不能自动平滑,如此一来,我们就可以得到与传统建模相同的自动平滑效果了,具体设置可以参考图3。

图3

实战演示:复杂几何节点模型也能通过此方案解决诸多问题

几何节点的自动平滑模块咱们可以通过Ctrl+G进行编组,然后在项目里我们就能通过新建组功能来任意调用了,不用每次都复制粘贴或手动制作。而在相对复杂的项目里,几何节点自动平滑模块的功能也非常实用,以图4这种比较复杂的模型为例,我们需要让柱体和曲线螺旋进行网格布尔插值计算,在柱体上得到一条螺旋向上的开孔。

然后利用螺旋顶点来作为点,将经纬球作为实例,得到沿着螺旋布局的一串经纬球,接下来通过“设置位置”,结合螺旋的“采用曲线”,让经纬球可以沿着螺旋运动,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看上去很能满足强迫症的模型。

图4

但这时候的问题在于如果直接使用“设置着色平滑”,就会让整个表面的观感变得非常难看,而如果我们在这时候用上之前制作的自动平滑模块,就能将图4左侧没有自动平滑模块的模型,平滑为图4右侧的模型,效果跟传统建模的“设置平滑”+“自动平滑”完全相同

图4模型所使用几何节点一览

单元总结:几何节点建模必备模块

作为Blender 3.0版本以来最重要的升级功能,几何节点在很多动画设计和复杂模型建模上都有着非常高效的表现,但相对于已经发展了近20年的传统建模流程来说,它还是有很多功能并没有完全跟上节奏,自动平滑就是其中的例子之一,而且不排除可能在下一个版本更迭就会给“设置着色平滑”新增一个自动平滑角度的功能,毕竟几何节点从一开始的2.93、3.0 Alpha/Beta开始就经历了好几次的大改,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必须要与时俱进。但至少在目前,手动添加的自动平滑模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,建议大家都掌握这项技术,让几何节点的实用性更上一层楼。

编辑|张毅

审核|吴新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